“連接正常,起飛!”隨著命令的發(fā)出,一架小巧的飛行器快速升空。26日,衡水市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工區(qū)的孔占亮、楊治正在操控一臺無人飛行器“勞動者1號”進行電力高壓線故障模擬巡視。小小的飛行器僅用了15秒就到達高度為40米放入桿塔橫擔處,開始設備故障巡視作業(yè),并在3分鐘內圓滿完成任務。
巡線工造出無人飛行器
孔占亮和楊治都是一線巡線工,他們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線路發(fā)生跳閘故障后,常規(guī)做法是組織人員到現(xiàn)場進行逐基桿塔的登桿檢查,這樣不僅耗時長、工作強度大,遇到冰霜雨雪等惡劣天氣,還增加了高空作業(yè)的危險系數(shù)。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他們就產生了利用無人飛行器進行故障巡視的想法。
無人飛行器涉及飛行控制、圖像傳輸?shù)榷鄠領域,而孔占亮和楊治均非專業(yè)出身,他們就從簡單的航模入手,獨立解決各個技術難題。經(jīng)過一年的鉆研,近期終于將無人飛行器制造成功。兩人給這架無人飛行器命名為“勞動者1號”。
“勞動者1號”由人工通過用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在地面操控,機身上攜帶的水平和垂直兩個攝像頭將巡視到的電路設備清晰畫面實時傳輸回地面操控端屏幕上。據(jù)了解,“勞動者1號”一個小時的工作量等于6個熟練工人兩個半小時的工作量,工作效率提高了14倍。
“勞動者2號”近期面世
“為了適應更大的風力下作業(yè),我們決定再造一個‘勞動者2號’!睏钪胃嬖V記者,“勞動者1號”僅有0.7公斤左右,受風力影響很大。為此,他們決定再造一個更先進的飛行器。
目前,“勞動者2號”的部件已經(jīng)加工完成,剩下的就是組裝試飛了。據(jù)介紹,“勞動者2號”達到了3公斤以上,能在5級風力下工作,控制半徑達到1公里左右,機身上還特別設計了一個云臺,上面放置一架專業(yè)相機,能夠在機身顫抖的情況下穩(wěn)定拍攝等等。楊治表示,他們對“勞動者2號”的試飛很有信心。(記者 楊東)
來源:《燕趙晚報》